桂平市:田间地头春潮起 稳粮兴农保丰收
耙田犁地、桂平农具检修、市田收兴修水渠、间地j9送技上门……随着天气回暖,头春桂平市广袤沃野机声隆隆,潮起广大群众正抢抓农时劳作,稳粮开始耕田、兴农挖地、保丰蓄水、桂平播种,市田收一幅“人勤春早”的间地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3月20日,头春记者在桂平市厚禄乡白马圩佳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潮起j9育秧工厂看到,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稳粮经过摆盘、兴农覆底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等多道工序后,一颗颗稻种被均匀地铺满秧盘。厂房的另一边,一盘盘秧苗整齐摆放,绿油油一片,合作社负责人陈国山正在查看秧苗长势。
“与传统的人工育秧相比,机械化育秧具有恒温、恒湿、保肥的优势,不仅提高了育秧效率,还可以让种子均匀消毒、发芽、保水保肥、预防病虫害,极大提高秧苗质量,效率是过去人工育秧的好几倍。”陈国山说,育秧中心现有育秧硬盘10万个,年育秧能力1.2万亩。“今年早稻从2月25日开始浸种,现在已经接了3800亩的育秧订单,目前已全部播完种,进入管理阶段。”陈国山说。
“育秧工厂有设备、技术,培育出来的秧苗成活率也高,我都是从育秧厂里订秧苗的。今年计划种植水稻470亩,希望今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厚禄乡延寿村种粮户黄泽标正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时间耙田,为接下来插秧做好准备。
“今年桂平市计划早稻播种面积超62万亩。”桂平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周铭德介绍,至目前,该市已基本完成水稻浸播工作,大田育秧1.6万亩,可供56万亩的大田用秧;12家育秧工厂加紧生产,已育秧苗100万盘,可供5万亩大田机械插秧;已耙耕水田面积50多万亩,插秧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走进大洋镇石步村路路顺种养专业合作社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只见负责人苏爱彩正在管护基地,看着刚播种完不久的土地,苏爱珍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今年家里实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有100多亩。经过培训,我了解了适合种植的套种比例,掌握了施肥、除草、管理等关键技术,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会是个丰收年。”苏爱珍高兴地说。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核心的技术,可实现在保证玉米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增收大豆,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洋镇农业农村中心主任杨文朋说,该镇今年采用“2行密植玉米+3行大豆套种复合种植”的方式种植800亩,其中春季种植200亩、秋季种植600亩,预计亩增收约200元。
作为广西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今年以来,桂平市围绕稳粮增效目标,抓部署、明举措、强推进,抓好农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种粮惠农政策宣传等工作,为春耕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截至目前,桂平市已种玉米11.8万亩,占春播玉米任务的100.8%。累计完成种子备案4521件、网点237个、水稻品种286个、玉米品种109个。
连日来,桂平市农机部门提前做好农机具的春耕检修工作。据统计,今年春耕生产共需投入各类农机具超4.4万辆(套),目前已全部完成检修。同时,积极组织农机、农技等技术人员成立春耕生产技术指导小组下沉乡镇开展春耕备耕技术服务,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目前,该市共印发春耕技术资料3.2万份,乡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超5000人次,为春耕备耕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 ·1月16日,第15届吉林长春夏日农博会开幕,同期举行吉味年菜甄推选动,吉粤相助系列产物亮相。
- ·双飞6天纯玩品质游!快上车,跟着梅州日报读者团轻松畅游北京
- ·近期降水增多!@梅州柚农,需尽快完成授粉哦~
- ·魅力梅州丨藏在巷子里的客家美食!竟有百年传承…
- ·广湛高铁佛山站主站房首板浇筑完成
- ·注意!G78 汕昆高速公路梅州往汕头方向附城至丰顺路段封闭施工实施交通管制
- ·邮迷们快看过来!2024全国生肖集邮“走进广东梅州”活动今日启动
- ·致敬校园中闪闪发亮的“她”
- ·注意防范风险!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声明→
- ·凝心聚“绿” 美“梅”与共,今天他们这样做
- ·巾帼绽芳华 最美她力量!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特别报道
- ·粤M9999T!梅州准车主注意,25日又有一波新号段将投放
- ·神十九乘组将于五一前后返回地球
- ·局地暴雨+8级大风+冰雹!这几天,梅州将迎今年首场强对流天气
- ·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梅州市老干部(老年)大学举办世界睡眠日义诊宣传活动
- ·青年“绿”动 客都添绿!梅州各级团组织积极谋划助推绿美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