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评丨村民群里发言被罚款,反映基层治理三大现象
(兴农评,时长共2分51秒)
三农大小事,群里尽在兴农评。被罚
近日,款反天津一村民因在村联络群里发言被罚款,映基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兴农现象据报道,评丨该村委会工作人员在群内通知要求村民登记三轮车四轮车,村民层治村民询问“老年三轮也算吗”,群里而后被告知需缴纳200元罚款,被罚理由是款反“根据村规民约,在群里说话要罚款”。映基更讽刺的兴农现象AG超玩会入口是,村内还有人因误操作就被罚款,收据上竟还写着“违规自愿交款”。
这一事件看似荒诞,实则反映了基层治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村民为何不能在微信群里发言?可以想象,村委对微信群的定位就是发布通知,仅从自身工作便利出发,而不是将微信群作为沟通工具。联络群仅有一方声音,且不允许群众发言,那为何称之为联络群?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议事协商渠道被人为阻断的体现。基层治理强调“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
其次,村民发言就要罚款被指是“村规民约”,那么,村规民约如何形成?村规民约是村民会议基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授权而制定,应当是村民共同商议、共同遵守。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而不是用来替代法律。少数村集体存在不合理的规定,往往用“村规民约”来搪塞,甚至觉得理直气壮。村民在微信群中发言即被罚款,这一“村规民约”是否经过村民大会讨论?村集体又是否具备罚款这一行政处罚权力呢?这实则是基层治理中将村规民约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表现。
第三,在此事件中,村委虽无恶言,但为何态度如此傲慢?因为村委错将自身的管理职责定位为“统治”,所以直接切断与村民沟通的渠道,甚至对企图沟通的村民给予惩罚。这其实是基层治理中管理者定位错误,拿着扫帚当令箭的常见现象。村委会的权力来源于村民的授权,应当对村民负责、为村民服务,而不是滥用权力、肆意妄为。
基层治理无小事,“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行政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村委如果不能摆正位置,秉持服务态度,溃于蚁穴并不是骇人听闻。
【作者】杨雪
【出镜】杨娉婧
【拍摄】方壮玮 杨雪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广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节地生态安葬率超63%
- ·名山县公安局积极开展街头法制宣传活动
- ·我市AB型血库存偏低 市中心血站呼吁市民无偿献血
- ·雅安市“中国传统村落”巡礼
- ·缅甸地震可能会引发局地海啸 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
- ·学深学透 践知践行 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 ·【抗震救灾·雅电魂】人物志:“你们不要动,我去操作!”——记国家电网芦山响水滩电站站长余志清
- ·雅安东拉山喇叭河等景区恢复接待
- ·珍惜这个春暖花开的周末!下周寒潮来袭,气温大起大落忙“变脸”
- ·国庆火车票开售12306网站起售提前至早6时
- ·我市选手获得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女子乙组冠军
- ·1至10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注意防寒保暖!广东共82个寒冷预警信号生效中
- ·道路宽敞 店面清爽 秩序井然
- ·安居话感恩 立业谋发展
- ·2016雅安大型招聘会,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