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医生和千岁“患者”:8年来广东古树医生团队抢救复壮古树名木超200棵
惊蛰一过,患者万物复苏。古树广东古树古树
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井冈村委会柯木冈村,医生医生AG超玩会3棵处于修复期的和千古樟树迎来“体检复诊”。负责这项工作的岁年是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黄华毅,他也被大家称为古树医生。团队
“看,抢救樟果上长满了黄褐色的复壮瘤状物,这是名木樟树粉实病。”黄华毅对团队成员说,超棵病果要尽可能全部剪除,患者再喷药防治。古树广东古树古树
这一幕是医生医生黄华毅的工作日常。8年来,和千黄华毅所在团队在全省各地诊疗的岁年古树名木已达200多棵,很多古树树龄超千年。
植树节后,《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将正式施行,古树名木的AG超玩会分级分类、日常养护、采伐限制、传承文化等具体规定将陆续落地。
“条例实施后,我们期待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保护珍贵的古树名木。”黄华毅说。
用“内窥镜”防治白蚁
去年9月,柯木冈村3棵古樟树顶梢异常干枯,当地邀请黄华毅团队来作全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其主要原因是冠层地面的硬体化铺装,影响了根系的透气透水,正常生长受阻。
在团队建议下,当地拆除了水泥树池。到今年开春,村民发现3棵古树新芽生长较往年旺盛不少,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嫩梢有叶片稀少的问题。
“水泥拆了也不灵?”“不会治坏了吧?”大家犯起嘀咕,猜测不断。
黄华毅前来复诊,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这次是樟树粉实病严重发生引起的。”黄华毅告诉记者,“病果要尽量剪除以减少对树体营养的竞争和侵染源,再喷药防治。”
除了粉实病,白蚁危害也很常见。在与白蚁的一次次“攻防”中,古树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迭代。
“开始我们用树木‘听诊器’,通过昆虫啃食的声音判断危害情况;后来使用树木‘彩超’,用应力波仪器探测树木空洞。”黄华毅说,但这些手段无法直观了解虫情,探到空洞后还要掰开朽木查看。
为更有效控制蚁患,黄华毅和团队最近发现车用探伤仪的探头可以伸进树洞深处获取影像,相当于树用“内窥镜”。在传回的画面里,树木空洞中是否有白蚁,蚁害、树体腐败程度如何都能直接看到。杀灭白蚁也从粗放的灌药撒药迭代为监测、趋避、诱杀等多元化结合措施。
黄华毅边说边拿起给药滴管伸进蚁道中,将混合饵剂的茚虫威喷在白蚁身上。“利用白蚁互相舔食的习性,药物可以通过工蚁直达蚁巢最深处,同时不让白蚁受惊分巢。”他说。
一系列古树诊疗技术经团队5年时间的整理调整,最终成为省《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技术规程》的主要部分。这也是广东首个省级古树名木保护领域的地方标准,将于今年5月13日起正式实施。
用试剂盒监测褐根病
医树如医人。黄华毅的工作中,有“门诊”的熟练,也有面对急症绝症的紧张与无奈。
2024年的一天,黄华毅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村里的假苹婆古树几周前还好好的,突然就黄了,还倒下了!”电话那头,一个男子着急地说道。
假苹婆是华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树种之一,在登记古树中并不多见。放下电话,黄华毅立即赶赴现场。
面对翻倒的古树,黄华毅一边安慰村民,一边在古树根部蹲下,一掰一捏,树根竟成一撮齑粉。“果然是褐根病,病原菌在土中繁殖,感染破坏树木根系……这里有明显的标志。”黄华毅指着深褐色的病灶说,“但病灶蔓延到土外就晚了,大多数古树在几个月内就枯萎了。”
“要治愈此病,往常做法只有超大剂量灌药,杀灭土壤真菌,同时为古树剪除病根,细如毛发的末梢也不能放过。”黄华毅说,“放眼整个华南地区,已知的治愈病例寥寥无几。”
褐根病能否提早发现甚至预防?一个小物件给黄华毅提供了灵感:核酸检测试剂盒……经过在一系列的研发工作,目前利用试剂盒检测,都能如期出现“两条杠”。这意味着,褐根病的发现和预防有望被普及,而不再需要依赖“实地检查”。
据悉,该科研进展已受到国家林草局关注。此外,黄华毅团队还同步开展生物防治攻关,如今已取得进展——在黄华毅展示的培养皿中,生物制剂胶体已经显著抑制病原菌丝的发展,“攻克‘绝症’,我们又向前迈了一步。”
帮助全国各地更多古树诊治
随着名声与诊疗技术的增长,向“树医”求助者也日益增多。今年刚开春,黄华毅就收到了澳门的再次邀请。两年前,团队受邀赴澳门开展工作,一批古树因此受益。
比如,在发现一棵细叶榕名木的树体空洞后,当地立刻作了细致的修补,但囿于修补工艺,填补的部分逢雨易漏,潮气的侵蚀,让树体内腐烂的创面越来越大。
此时,黄华毅带来的新填补材料派上了用场。“在肇庆怀集‘红锥王’上,我们也用到了这种材料。”黄华毅说。当时,1400多岁的红锥王也面临树干空洞、侧枝过长等问题。为帮其恢复,团队应用了新修补材料,并对侧枝修剪后留下的大创面采取涂药、包覆等综合措施,还起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
此外,澳门的多株古树名木还面临修枝后创面过大、白蚁侵害、日灼缺水等问题,黄华毅也一一对症下药,提供解决方案。
8年弹指一挥间。随着团队诊疗“工具箱”的完善,团队人员扩充到现在的24人,团队经手救护的古树名木也已超200棵。
阳春三月的一个寻常日子,黄华毅的微信再次急促响起。
“黄老师,还记得你在罗浮山救治的那棵龙眼古树吗?它开花了!今年应该会结很多果!”消息来自罗浮山黄龙观的工作人员,“等到果熟时,你一定要来尝尝,这是它给你的谢礼。”
●南方日报记者 邵一弘 彭琳 黄进
-
我国首次实现连续三年水库无一垮坝 水库安全状况持续改善今晚油价上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元庆祝建团65周年!连续四晚,市山歌剧团将上演客家山歌剧经典剧目《等郎妹》“重塑——2023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新版客家山歌音乐剧《林风眠》艺术装置亮相效率惠夷易近生!梅州市市场把守规画局睁开“你点我检”食物抽检行动把好征兵体检关!梅州首次从各县(市、区)抽选应征男青年全流程全项目体检再抽查“土特产”变身经济发展“金名片”!梅州持续加强地理标志运用,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梅州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简况出炉→清明假期首日全国交通出行人数近2.9亿人次广东省老年大学声乐教学成果交流活动落幕,梅州市老干部大学队获优秀成果奖!
- ·梦入连州,与刘禹锡的奇遇乡游
- ·多雷雨天气→@梅州人,未来几天出门请带伞
- ·庆祝建团65周年!连续四晚,市山歌剧团将上演客家山歌剧经典剧目《等郎妹》
- ·深学细悟促提升!2023年梅州市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举行
- ·温情满满!全市各级营救规画机构扎实睁开“酷暑送紧张”
- ·2023年梅州市“体育普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公益活动举行
- ·深学细悟促提升!2023年梅州市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举行
- ·深学细悟促提升!2023年梅州市中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举行
- ·温情满满!全市各级营救规画机构扎实睁开“酷暑送紧张”
- ·逆流而上的“梅州蓝”!梅州市救援队伍疾驰近2000公里赴河北涿州抗洪救灾
- ·点赞!梅州2名学子在第八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获佳绩
- ·武平至梅州段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省铁投集团一行来梅调研龙龙高铁建设工作
- ·为企业清静破费“把脉开方”!海事专家下下层“问诊”匆匆清静
- ·8月18日至8月22日,2023南国书香节梅州分会场即将启动
- ·庆祝建团65周年!连续四晚,市山歌剧团将上演客家山歌剧经典剧目《等郎妹》
- ·退役不褪色 不忘兵之初!梅州退役军人奋力拼搏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战场
- ·梅州籍球员谢文能入围2024中国金球奖候选人前三名名单
- ·你是优秀匠人吗?梅州启动2023年度“嘉应工匠”评选活动
- ·魅力梅州丨我在梅州修文物
- ·武平至梅州段力争年内开工建设!省铁投集团一行来梅调研龙龙高铁建设工作
- ·“强羽书吧”成为营区新晋打卡地
- ·庆祝建团65周年!连续四晚,市山歌剧团将上演客家山歌剧经典剧目《等郎妹》
- ·@梅州互联网行业从业者,8月23日,这个“干货满满”的讲座等你来!
- ·提升救护水平 保障师生健康!梅州开展“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校医培训活动
- ·探究广东绿野之珍,品味林产物盛宴!这场直播别错过→
- ·安信财富会客厅(第九站)暨梅州分公司2023 年中期策略会在梅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