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0余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 最高报销可达45万
我国大约有2780万的国余工耳高报听力残疾人群,植入人工耳蜗是省份目前治疗耳聋的有效方法。然而,将人j9植入人工耳蜗动辄数十万元的蜗纳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人工耳蜗入医保
最高报销可达45万
近年来,入医已有上海、保最江苏、达万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国余工耳高报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省份江西从去年9月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以来,将人目前已有170多名患者接受了治疗。蜗纳
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入医正在做听力测试的保最宝宝小瑞只有8个月大,上个月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达万经过一个月的国余工耳高报恢复,现在正在做开机准备。j9
听到声音后,原本闹腾的小瑞立刻安静下来,瞪着大大的眼睛四处搜寻声音来源。当大家开心地拍手叫着孩子名字时,小瑞会迅速回头。
小瑞的父亲 陈剑:心情肯定是非常激动非常高兴的,最起码他以后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听得到这个世界的声音。
刚出生时,小瑞的听力测试就没有通过。几个月后,小瑞的父母带着他到江西省儿童医院,被诊断为先天性双耳全聋,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植入人工耳蜗,但是四五十万元的治疗费用让小瑞的父母犯了难。
小瑞的家在江西鹰潭农村,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江西从去年9月开始将人工耳蜗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平均报销比例在70%左右。像小瑞这样的低保家庭,报销比例可以达到90%。
小瑞的父亲 陈剑:原价的话是54万多元,现在纳入医保,当地的残联再帮我们报销一部分,还有低保,全部报销下来,我们自己自费大概就是三万七八。
江西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彭新:新的医保政策落地以后,像我们江西省儿童医院先后救治120多个听障家庭,他们平均费用在二十四五万左右,报销比例的话大概在70%~90%,90%是针对那种低保或者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这样让他在第一时间诊断,第一时间进行治疗,第一时间康复。
据介绍,人工耳蜗植入能使全聋患者恢复部分听力,经过语言训练,可恢复正常交流。3岁以内是听觉中枢发育的黄金期,婴幼儿听力障碍一旦确诊,应尽早植入人工耳蜗。
北大学生王圣铭:
爸爸妈妈都能听见了
以前,人工耳蜗植入主要针对孩子,现在有了医保报销,一些耳聋的成年人也有条件植入人工耳蜗了。今年7月考上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的王圣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给耳聋的父母装上人工耳蜗,让他们听得见他叫一声“爸爸、妈妈”。在医保和公益基金的支持下,王圣铭的父母,在失聪40多年之后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
就在不久前,来自河南濮阳的这对听力残疾的夫妇王天恩和宋慧,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植入了人工耳蜗。国庆假期,儿子从北京回来,一家人已经可以进行简单对话和交流了。
王天恩和宋慧,都是小时候因为药物副作用导致耳聋,并失去了语言能力。然而,他们经过不懈努力,考取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后回到老家,在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美术老师。
40多年来,夫妻俩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和特殊学校的学生们。今年7月,儿子王圣铭被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录取。考上了医学院,王圣铭最大的愿望是给耳聋的父母装上人工耳蜗,让他们听得见他叫一声“爸爸、妈妈”。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学生 王圣铭:我从小生下来到现在还没有听过父母的一句话,他们耳朵存在这些缺陷,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一些困难和不方便的地方。
王天恩的手术非常顺利,但宋慧的耳蜗因为存在畸形,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经过医生们的努力,最终圆满完成了手术。随着伤口一天天恢复,人工耳蜗开机时刻也如期而至。当王天恩和宋慧的人工耳蜗依次被打开,他们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与喜悦的表情。
王天恩和宋慧终于体验到了声音的奇妙,尽管这个声音依旧模糊,但给了他们无限的希望。
往后的日子,夫妻俩还将携手进行长时间的听觉和语言康复训练。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学生 王圣铭:现在我叫他们,他们会有反应了,虽然说现在只是一个比较初步的阶段,但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尤其是为我父母现在能够走入有声世界,感到欣慰和开心,然后另一方面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国家医保局:
将人工耳蜗纳入集采范围
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比例偏低,每年植入数量仅为5万例左右。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即使一些地方将之纳入医保报销,患者植入一个人工耳蜗可能需要自付很大一笔费用。为了大幅减轻医保基金和患者的负担,国家医保局表示,下一步,会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颜清辉:下一步,医保部门将大力推进医药集采扩面提质,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我们会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据了解,2018年以来实行的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通过“以量换价”的团购方式,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
人工耳蜗昂贵的价格是将其纳入医保的主要障碍,如果通过集采能够大幅降价,全国各地将之纳入医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听障患者将获得大幅降价和医保报销的双重利好,特别是处于听觉中枢发育黄金期的3岁以内听障儿童,人工耳蜗纳入集采将使他们尽早得到治疗,听力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有望产生更好的效果。
- ·4月7日,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 ·端午“假”到!梅州粽子质量如何?抽检162批次粽子1批次不合格
- ·可盐可甜!梅城街头粽子“大战”,你是哪种“粽子党”?
- ·葛振加盟梅州客家队!将身披6号球衣代表球队打完本赛季中甲联赛
- ·中乙赛场上演广东“全运德比” 体育局长寄语广东青年军
- ·18所军队院校在粤招生273人!2021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计划公布
- ·梅州火车站:7日12时起亮“健康码”测体温方能进站;出省需核酸检测证明
-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追梦人,冲吧!高考少年
- ·以城市高颜值迎接“十五运”的到来
- ·端午假期高速不免费!@货车司机,天汕高速出行提示来了...
- ·暴雨、大暴雨将上线,梅州高温逐渐缓解!注意防御强降水导致的灾害
- ·梅州2.8万人参加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今年成绩呈现采用新办法
- ·“高铁游梅州•惠享客都美”文旅匆匆破费过小年行动暨“梅州奈何样玩”短视频大赛启动
- ·这场民族器乐大赛拍了拍“梅州代表队”:七金二银三铜,靓!
- ·本科5140名,专科1120名!嘉应学院发布2021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
- ·梅州唯一!大埔县5G+农业大数据服务项目入选2021数字农业农村优秀案例
- ·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成立 100名运动员将参赛
- ·梅州揭阳汕尾的朋友注意啦!这两条高速的端午出行防疫指引,赶紧收藏!
- ·塔牌集团拟投建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
- ·端午假期梅州到发旅客量4.55万人次,市民出行以中短途为主
- ·持续打击“饭圈”乱象!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低俗炒作账号→
- ·网聚菁英,温暖同行!建行梅州市分行开展首届网点员工节庆祝活动
- ·来看看排名并列第一的小学分享“秘诀” !5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调查测评结果出炉
- ·梅州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演练,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 ·陈善宝获“中马横蛮友好青鸟使”“客家之光”称谓
- ·6月7日18时起,梅州“两站一场”离梅出省旅客需持核酸阴性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