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县城客运站日渐消逝,见证的是社会进步
日前,南方农村报撰文对消逝中的运站广东县城客运站作了报道(详见→《》)。以肇庆市怀集县为例,日渐根据当地交通运输局提供的见证数据,2021年至2023年,快评该县长途客运量由13.6万人次下降到6万多人次,丨县下降了55%。城客由于业务量大幅缩减,运站从业人员也迎来寒冬:以前怀集粤运公司鼎盛时有2700多名员工,日渐九游而现在只剩下500多人,见证裁员近八成。快评放眼全省,丨县怀集县并非特例:10年前,城客广州市全市客运站每天人流量约为33万人次,到2021年只有2.5万人次,下降幅度超90%。
站在传统客运行业的立场,县城客运站业务量的腰斩,显然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意味着行业收缩,与之对应的自然是整个行业前景的走低与就业岗位的减少,还在坚守的人收入下滑几乎是肯定的,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其他的一些人则可能面临失业的窘境,不得不另谋生计。不过,从公众出行的角度来看,这未必是坏事。县城客运站的不断消逝,反映的其实是公众出行方式的结构性优化:不仅选择更加多元,而且更加高效和便捷。
诚如相关报道揭示的那样,传统的长途客运市场正在被三种出行方式所瓜分:一是高铁,随着不少地方实现县县通高铁,很多县城在家门口就能坐上高铁。高铁300公里左右的时速,真正实现了朝发夕至,而票价比同等里程的长途大巴可能还更便宜。事实上不仅是长途大巴,中短途的飞机也被高铁抢了不少份额。二是网约车,这种多点式的出行更多呈现定制化的一面,极大改变了此前点对点的出行结构。三是私家车,一车在手,出行不求人,真正实现想走就走的自由。
也正是在这三种出行方式的攻城略地下,县城的长途客运业务几乎被瓜分殆尽,原先客运站所需的庞大的场站因人潮的流逝而显得空旷落寞。于是站场面积收缩,只保留公交总站功能似乎也就成了近乎唯一的选项:某种程度上,这也并非坏事,因为站场的地块一般位置都还不错,甚至不乏县城的黄金地段,当其不作为长途车站发挥作用后,完全可以换一种面貌,比如作为商业综合体又或者现代产业园等项目用地,继续在县城的体系里扮演着自身的角色。
木心在诗作《从前慢》里娓娓写道: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那是独属于慢交通时代的回忆,这里面当然有一些浪漫的意象。相比于如今的高铁时代,过去的长途客车时代也属于“慢时代”。剥离掉附着其上的那些美化,那些怀旧的情愫,究其本质,还是交通出行不够发达便捷的体现,而这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生产力的相对滞后。
在如今快捷交通体系下,“朝北海而暮苍梧”已不再是难事,只是时代的激荡必然裹挟着普通平凡人的命运浮沉。
一言以蔽之,县城客运站的落寞,见证的其实是社会进步。在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种要素资源可以自由迁移的当下,交通的进步为这种流动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县城要想不被时代落下,关键还得靠自身发展所积累的吸引力。否则,就像高铁站的建成,理论上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归,可实际上,却只是为在外的乡亲提供一个回家的便捷通道,反而加速了被虹吸的进程,这才是需要警惕和反思的地方。
【作者】墨攻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南京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
- ·外交部回应张志杰不幸离世:已派员赶赴事发地开展工作
- ·状态火热!国脚武磊已追平上赛季中超金靴进球数
- ·警惕!微信“集赞”活动或存骗局
- ·远离该海域!3月30日凌晨南海将有火箭残骸掉落
- ·官宣!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
- ·兴农评丨山区县中高考“逆袭”,他们的答卷高昂夷易近意
- ·官宣!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
- ·佛山综合保税区通过正式验收
- ·坚守节日里一道最美的风景
- ·商务部:中欧双方正抓紧推进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磋商
- ·加强市场秩序管理 整治苍坪路经营乱象
- ·明日晚高峰或“中度拥堵”!广州发布清明假期交通出行指引
- ·春节期间探访医院 又见这些“节日病”
- ·对原产于韩国等地区进口苯乙烯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商务部回应
- ·以“练”备战磨芒刃 ,广东睁开多科目防灾救灾应急演练